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因为唾液就是源源不绝的瘦身精华液
「吃东西要细嚼慢咽」。
这句话大家从小到大不晓得听过几百次了。有些人虽然知道咀嚼可以帮助消化,但吃东西时总是一不小心就把道理全抛在脑後。如果你也是这种人,接下来的内容绝对会让你现在立刻就想动口咀嚼。
近来有项相当受到注目的研究是,人的唾液中含有一种称为「IGF-1」的成分,也就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这种成分会在人体中发挥类似胰岛素的作用,有抑制血糖上升的效果。
真正的胰岛素在分泌时会集中专心在合成醣质并阻止脂肪分解,不过,IGF-1既可以发挥和胰岛素相同的作用,同时却不会阻碍脂肪代谢,对瘦身来说是非常棒的一种成分。IGF-1还会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生长激素,可以帮助燃烧体脂肪,增加肌肉。
因此,下次吃饭时记得一定要充分咀嚼,藉此分泌更多唾液。
东西一放进嘴里就放下筷子!
每当提到「吃东西请细嚼慢咽」,一定会有人问「要咬几下才算细嚼慢咽」。
面对这种问题,我很想回答「咬到东西变成液状为止」。但肉类怎麽咬都不可能变成液状,顶多只有饭或面包之类的食物才能办得到。
所以,我只能告诉大家,总之咬久一点就对了。在此介绍大家一种细嚼慢咽的技巧,就是「每吃一口东西就把筷子放下来」。
说到底,吃东西太快而不太咀嚼的人,大多是东西才刚放进嘴里,筷子就接着赶紧挟东西,准备再吃下一口。这麽一来会不由自主想把东西接二连三放进嘴里,造成嘴里的东西总是还没咀嚼完全就囫囵吞下肚了。
另一方面,习惯将东西混着水分一起吃的人也可能是因为咀嚼的次数太少,使得唾液分泌不足,因此不得不配着水吃东西。这种情况只会造成更容易变胖。
我以前吃东西也很快,但现在每一餐至少都会花上约半小时好好细嚼慢咽。
只吃加工食品,丧失了咀嚼的机会
绿色奶昔(译注:green smoothie,以蔬果打成的健康奶昔,在好莱坞明星的带动下在全世界掀起一股热潮)、市售的蔬果汁、米浆冻等。大家是否因为这些东西看似很健康、吃了可以变瘦,便取代正餐只吃这些呢?
平时只吃这些流质、好入口的加工食品,等於是自动放弃咀嚼这个「宝贵的瘦身机会」。
可以不用咀嚼就吞下肚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精制的加工食品。一些接近天然的食物,例如沙朗牛肉,不可能完全不咬就能吞下肚。
关於加工食品的缺点後续将会详细说明,但简单来说,无论是从营养层面或是「增加咀嚼」的角度来看,吃下肚的东西最好尽可能挑选接近食材原貌的东西。
对动物来说,吃东西不咬本来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奇特状况。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人体原本的生理机能,也会造成味觉和食慾失常,甚至引发代谢功能异常。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春天出版《不靠运动,改变饮食就能瘦!》,原文标题:「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因为唾液就是源源不绝的瘦身精华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