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以为人生可以自己掌握,但是却又发现─老天爷似乎根本不可能让我们好好掌控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35岁时跟我说:想当年当他还是28岁的翩翩美男子,一直以为自己会单身到40岁,当个随心所欲的黄金单身汉,所以他用了投资赚到的些许积蓄,整修了自己一个20坪的小套房,规划成一房一厅,还有个帅气的中岛酒吧、半开放式的主卧;他觉得自己就像偶像剧男主角一般既帅气又有品味…
突然在30岁过两个月的某一天,他遇见了自己生命中的天使,心里还在思考着如何与她编织一场浪漫的恋爱;他带着心爱的她,来到自己最为骄傲的小窝,一起喝杯小酒,来个烛光晚餐、彼此共度了人生中浪漫的一夜;几个月後—他们同居了。但是他的房子放不下女朋友的衣服鞋子更不用说化妆台了,於是他收掉自己衣柜里一半的衣服,勉强的塞进女友的衣服香水与包包,因为热恋一切都不是问题、然後在31岁的第三个月他的人生突然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突然之间,他必须将性格男子单身公寓摇身一变成小家庭温馨宅!
他拆掉中岛,方便自己放下一张更大的餐桌,但是中岛拆了地板也得修补,也必须将双人床架拆掉,好让床垫放到地板上以方便再并上一张单人床垫让一家三口一起睡觉。可是他床头柜却是从墙壁长出来的木作柜,床头板也钉死在墙壁上使得他完全动弹不得…。
他说:短短的三年,他从来没有想过生活会变化的如此巨大,完全是自己始料未及的。最後碍於格局与所有的需求,只好心疼的拆掉了当初的装修,把房子又重新整理一次…他喝着啤酒谈着自己的家庭,虽有幸福的微笑却也感受到对於自己黄金单身屋的不舍。
这是一般人面对装修自己房子时最容易忽略掉的事情—我们都太少评估面对生活所可能发生的各种转变,也就是生活的无常。
这些无常的存在可能是生命阶段的转换,就像前面所提的娶妻生子,或是家庭成员的增减,当然也可能就只是单纯因为我们对於新鲜感的追求。
老实说要我十几年都看着一样格局摆置的空间,那实在是令人厌倦!
那麽我们为什麽不创造一个「带有弹性的空间状态」呢?
我来说说我的几个提醒:
第一,保有活动家具的最大值。
第二,减少椅子或边桌类被设计成固定家具:例如床边几或床头板甚至是柜子。
第三,弱电插座不追求过度的客制,而是与延长线搭配、弹性的交替运用。
第四,在空间规划初期,尝试思考未来的生活目标,确认需要弹性隔间可能为何。
第五,随时保持对於生活的体验与可能,就好像在自己的家里露营一般让生活更显情趣。
第六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刻意强调空间本身装修的风格,把风格还给家具软装与你选的画。因为—你,才是风格的创造者!
我认为,在这个越来越自由的社会基础底下,风格的建立不应该再被设计师的包装给束缚,只要你是一个有生活方式的人,你都有着属於自己的生活风格。
而生活又总是会随着你的人生历练不停转变,相信我!你不可能永远看一件事都不会腻,也不可能始终不改变生活中的目标与成员。
因此,我们得学习保有空间中的弹性。这小至能帮你保有风格的多元,大至可帮你保有人生的弹性,毕竟能想换房就换房的人还是少数呢!
当然如果你真的是想换就能换房的人,请当我以上什麽都没说,快来找我做设计喔!
作者/杨竣淞
开物设计主持人,时尚杂志编辑的逃兵,华丽转身投入室内设计产业。与其到处公关应酬,更适合安静做设计。没有纸醉金迷的设计师人生,不是加班或走走散步,就是宅在家当书虫。书虫当久了…设计也做好几年了…突然想碎念一下关於家的样子……
图片提供/开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