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图/Shutterstock
编按:熟龄族若常在浴室跌倒,问题可能出在照明!专家指出,人过了一定年纪,眼睛对光的感知能力通常会变差:同样的空间和照度,以前觉得很亮,现在觉得太暗,如果碰到黄光,更容易觉得看不清楚。一间适合熟龄族的浴室,规划照明时该注意哪些要点?
谈到中年後,家的哪个部分最该优化,国立台中科技大学室内设计系助理教授王伶芳的体悟是照明。「包含我身边很多朋友,因为做室内设计,眼睛长期要面对电脑,退化的状况非常明显,他们都说以前的照度很亮,还会增加几个回路不要全间开灯,但是现在有时候要开到全面性的照明。」
在学校教授通用设计和长照福祉,王伶芳对於人上了年纪後身心机能如何转变观察入微:不必等到七老八十,普遍用眼过度的现代人,甫跨入中年,已初嚐老花的滋味。年岁渐长,还可能出现白内障、黄斑部病变。「这些疾病会改变色觉、视域,甚至瞳孔对亮度的调适也会变慢。」
照明不足容易跌倒,而浴室又属於常见跌倒场所;因此,优化浴室照明,中年後应即刻着手。
照度应比以前亮1.5倍 镜子加装重点照明
王伶芳指出,熟龄族对於光线的感受力通常较差,平均来说,照度必须比一般成年人亮1.5倍才足够。照度的单位是LUX,以台湾标准来看,浴室照度应介於100到150 LUX之间,如果要在镜子前化妆、刮胡子,照度的要求是300到500。但如果是熟龄族,建议取高标150再乘上1.5倍,亦即225 LUX,再加上重点式照明,如镜子加装投射灯,把局部照度提升到500 LUX以上,满足精细动作的需求。
不过,买灯泡时,只会看到色温,亦即K值,空间中的照度是否足够,必须拿出照度计,在距离地面75公分(一般桌子的高度)左右点状测量,再取平均值,如果是点光源,则视单点照明的照度是否足够。
想要测量家中照度,可在手机搜寻照度APP,虽然与专门的照度计相比,误差值可能较大,但亦不失为简便型的工具。测量时,还可仔细感受一下「这个亮度我喜欢吗」、「看东西会不会吃力」,未来跟设计师沟通就有个依据:「这边要比现在亮。」
色温建议4,300 K左右 暖白光比黄光好
购买灯泡时,会看到外包装标示K值,亦即所谓的色温。色温不会影响照度,却会影响视觉感受,当照度相同,色温不同,黄光会让人觉得比较暗,而且年纪愈大,感受愈深刻,例如王伶芳身边的长者普遍不喜欢黄光,灯泡3,000 K,他们会觉得很暗。「长辈可能说不出来自己有没有眼科疾病,但是心中会有感受,
觉得这边怎麽那麽暗、灯泡是不是要坏了。」
K值太低,色温偏黄看起来很暗,但K值太高,色温偏白容易让人觉得冷冰冰;因此,推荐色温落在4,300 K左右的暖白光。
照片中间灯泡系介於黄光与白光之间的暖白光,能够兼顾照明与温馨感。
多增加灯光回路 轻松切换营造不同情境
看得清楚固然重要,营造气氛亦不可少。照明需求可能随着气温、心情、使用者而改变。因此,设计照明时,可多增加几个回路以供切换开关,而非仅能全暗或全亮,更容易满足不同情境的使用需求。
浅色系空间较明亮 马桶、柜体跳色助辨识
不只照明,天地壁这类大面积色彩亦会左右视觉感受。一般来说,浅色予人明亮之感,深色虽贵气,却相对沉重、阴暗,因此浅色较适合熟龄族。
近年流行的白色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白墙虽清爽,却难免冰冷,带有些许纹理的色系,如卡拉拉白,或是具备石材纹理的磁砖,如板岩砖,灯光照下来才能凸显质感。
此外,整间浅色系的卫浴,置物柜、马桶可以做跳色,透过色彩界定物品,让使用者知道这些设备在哪边,以利轻松辨识。往後若家有失智症患者,这些跳色也能形成记忆点。至於湿区和乾区,亦建议运用色块变化做出区隔,比如湿区应用塑化木、木纹砖这些带点木头纹理的材质,强化空间区隔,还可替空间增加温润感。
王伶芳提醒,在白内障患者眼中,白色犹如黄色,如果在浴室的白色墙壁挂上白色或黄色毛巾,可能形成辨识障碍。加上台湾气候炎热,黄色又象徵热度,眼前
一片黄,容易形成躁动,不利心情平静。「因此,如果要用黄色,可能要挑浅一点的米黄,可配上同样明度高、彩度低的色彩,如浅灰,做出区隔。」
2022/03/01
此文对你有帮助吗?50+全站免费,但需要您的赞助,支持好内容制作
→https://pse.is/3hg64d
实践梦想的第一步「50X50梦想计画」
→https://pse.is/3gf6fx